1961年,23岁的尤素湘走出了北师大教育系的大门,一脚跨进了
北师大实验小学,从此她就在这里奋斗了33年,至今她也未曾离开教
育事业,并发誓,要终生从事这伟大而光荣的行业。
当母亲听说大学本科毕业的女儿被分配到小学任教时,老人家的
第一个反应是:“你犯什么错误了?”亲戚朋友的议论自不必说,他
们根本就无法理解。60年代凤毛鳞角的大学毕业生都分配在研究所、
科技部门,谁能想象尤素湘竟当上了“孩子王”。
相反,尤素湘的心理却很坦然。大学毕业前夕,1958年才建校的
北师大实验小学的老校长来到北师大教育系。他一眼就看上了活泼开
朗、一脸稚气的尤素湘,认准了这是一个做大队辅导员的好苗子。老
校长的慧眼识珠从此决定了尤素湘一生的生活轨迹。尤素湘非常喜欢
这个工作,她要让自己成为《乡村女教师》里瓦尔娃拉那样的女教师。
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:“一个小学教师,把全部精力放到教育事
业上,就是很可贵的。……对于终身为教育事业服务的人,应当鼓励。”
尤素湘就是这样一个应当受到鼓励的人。
从1961年来到北师大实验小学后,尤素湘一干就是33年。在这
33年中,她作过班主任、少先队大队辅导员、副校长、校长。她为自
己终身从事小学教育工作而感到骄傲和自毫。看到实验小学30多年的
发展、变化,她由衷地感到欣慰。尤其在尤素湘任校长的那10年,学
校更是突飞猛进地向前发展。
1983年,尤素湘被任命为北师大实验小学的校长,她更是全身心
地投入到工作中去。前5年,她埋头苦干,到了后5年,她的苦干到了
该结果的时候了。1989年,在海淀区的评优课大赛上,除一名年轻教
师被评为新星奖外,其余老师在语文、数学、美术课的评比中被评为
一等奖;1991年,北师大实验小学被评为课外活动先进校和科技活动
先进校;1992年,实验小学被评为市电教工作优类校;尤校长于
1991年被评为海淀区模范教育工作者,1993年被评为海淀区教育科研
先进工作者,同年被授予舒而美恩师奖……
一张张奖状、一个个证书,使得尤素湘校长与她的学校一起出名,
提起北师大实验小学,北京市居民没有几个不知道的,而尤素湘校长
的大名也在教育界广为流传。
1993年,王建超校长开始创办北京市私立树人学校。为此她四处
求贤纳士,在朋友的介绍下,她找到了正在办理退休手续的尤素湘。
在当时私立学校被人们称作“贵族学校”,受到社会上一些人的
冷眼和奚落,尤校长对私立学校感到很新鲜,觉得这是个新生事物,
决定试一试。1993年,她正式出任北京市私立树人学校小学部的校长。
起初,听王校长介绍,小学部准备办6个班100多名学生,尤校长
听后很不以为然,她领导的北师大实验小学是个30多个班,1000多名
学生的大校,带这么几个班,她觉得不过是“小菜一碟”,肯定很轻
松。但是5年下来,尤校长感到心里酸甜苦辣,五味俱全。
先是生源就成了问题。由于动手晚,7月份才开始招生,到了8月
份每个年级只有十来个学生,学校到底还办不办?要办该怎么办?眼
看9月就要开学,校领导班子临时召开会议决定,再难,学校也要办下
去。小学领导班子里有海淀东升学区的党总支书记抓教学,有中央民
族幼儿园的老园长管生活,还有几位在海淀区教育界的知名人士做主
任,一时间,许多家长就冲着这几位教育界的老前辈,把孩子送到树
人学校。一开学,竟然来了100多名学生,当时尤校长那个高兴劲儿就
甭提了。
接下来的工作给尤校长的感觉就是一个字:累!非常累!与想象
中的轻松有着天壤之别。首先,学生来源与公立学校不同。私立学校
的学生有着其各种各样的经历,有的是因为家长非常忙,无力照顾孩
子;有的是因为家长有钱却没能力教育孩子;还有的是因为与原学校
有各种各样的矛盾、磨擦,不顺心才来到树人。所以每个班里的优秀
生要比公立学校少1—2倍,后进生要比公立学校多1—2倍,怎样才能
管理好这群个性极强的孩子呢?作为校长,尤素湘不仅要抓教学,还
要抓生活,这在过去是没有过的。由于学生寄宿,学校当时又没有教
师宿舍,于是,尤校长上下班就不再有钟点。五十五、六岁的老人,
每天6点多钟骑着一辆自行车奔向学校,遇到大风天骑不动车,就艰难
地推着自行车前行,风雨无阻。没有了以往公立学校下班后与小外孙
嬉戏,共享天伦的时间。而树人学校的孩子每天清早,校长奶奶就已
经站在了他们的身旁;每天晚自习,孩子们又看到校长奶奶慈祥的笑
容。他们哪里知道,尤校长还要骑自行车赶回自己的家中,一大早又
要赶回学校,这一往一返至少要比学生少睡2—3个小时。
在人们的眼中,在私立学校住宿的孩子一定缺少家庭的温暖。但
当你走进树人的校园,你会发现,这里的孩子除了与老师那种师生关
系之外,更多的是那种浓浓的亲情。一个学生生病了,尤校长亲自给
他送去病号饭,守在他的身边寸步不离,病好后,他拉住尤校长的手
轻声说:“校长,您亲亲我好吗?”
两位高年级的学生缠住尤校长不放,非要认她奶奶,作为一名教
育工作者,她是不同意这种做法的,但为了不伤孩子的心,她说:
“好呀,但你们两个每门功课都得在95分以上。”
要说北京市私立树人学校小学部的师资力量绝对是一流的,这里
汇集着许多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学科带头人,有着管理经验丰富的生
活管理老师。能够把这些人紧紧团结在自己的周围是尤素湘的骄傲,
几年来,小学教师的队伍是相对稳定的,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尤校长的
细心,她始终认为教师是一线的,是学校的主力军,作为校长应该为
教师服务,所以尤校长非常注意教师的思想情绪的变化。有一次同事
们告诉她,有位老教师最近情绪非常低落,可能要离开树人。尤校长
听说后马上找到这位老教师,询问是不是家里发生了什么事,老教师
闷闷不乐地告诉校长,这次学校期末考试,她所教的班级平均分最低,
面子上挂不住,心里嘀咕:与其学校解聘我,还不如自己离开好。尤
校长听后笑了,她和蔼地说:“我看一个人绝不看他偶然的一次成绩,
我会综合地看一个人,每个班原来的基础就不同,怎么可以放在一起
来比呢?这么多年了,我还能不了解你,只要这个班在原有的基础上
进步了,我就会奖励你。”
树人学校小学部的青年教师占教师总数的一半,这些青年教师来
自全市各个区县。他们应聘考入树人学校后感到心理压力很大,由原
来的铁饭碗变成了泥饭碗心情自然可以理解。这些教师总在想:学校
会不会解聘我,现在自己干得怎么样了。这种心理不利于正常的工作,
尤校长就本着给青年教师压担子,并加以鼓励,让青年教师有一定的
荣誉感。比如,在自然教研组里,有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,还有几
位年轻教师,该由谁来担任教研组长,校领导和老教师一至认为:由
年轻人来担任。因为尤校长她们深深地明白,树人的未来是青年人的,
应该放手去培养他们。
在年轻教师中,有一些人每个月都有几百元固定的奖励,虽然钱
不多,但这毕竟是校领导对年轻人的肯定和关心。以情感人是尤校长
留住人才的一大法宝。
但并不是说尤校长不严格要求青年教师。一次,两位教师因工作
上的分歧、言语不合吵了起来。在全体教师会上尤校长狠狠地批评了
两人,开完会后,一位老教师拉住校长轻声说:“您是不是说的太重
了?”尤校长坚决地说:“不重不行,该轻就轻,该重就得重。”
树人学校小学部大队辅导员王义是尤校长一手培养起来的,整整
带了他3年。他充满感情地说:这老太太,精力极其充沛,说话简洁。
刚开始,我跟她通电话都接受不了,往往是听完我汇报后,给我讲清
一、二、三,然后问一声:明白了吗?好,就这样,再见!中间几乎
没有标点,往往是她那一端挂上了电话,我这边还没反应过来。
王义给记者看他桌子上的一摞便条,都是背面印过东西的。他说,
树人学校小学部许多人桌子上都有这样的便条,这都是跟尤校长学来
的。说实话,一个投资1亿7千万的学校绝不会缺少这几张便条,但教
师们发现每次尤校长到复印室去都要抱回一些单面使过的复印纸,她
总是如获至宝地对大家说:“看,这些纸的背面还能用呢。”平时,
她起草个东西,写备忘录都用这些纸,渐渐大家都开始使用这种便笺
了,就连学生也要每学期把作业本剩余的纸重新装订后使用。
王义说自己许多好的习惯都是跟尤校长学来的,比如办公室的保
洁、工作日记的写法等等。总之,从王义那崇拜的眼神里找不出校长
的什么缺点。但也有一点是王义至今也不能理解的,那就是她的节俭。
尤校长的节俭是全校闻名的,她两个女儿都在美国,收入不菲自
不必说。自己从校长岗位上退下来收入也不会太低,加上树人的工资
怎么也得有3000元了。可她从不乱花一分钱。有一次因工作需要,尤
校长要到美国工作半年。临行前,王建超校长带她去置装,一天下来,
只抱回王校长送她的一件红毛衣,从此,这毛衣就成了有外事活动时
尤校长的专用服装。
走进尤校长的家,干净整洁的床单上竟打着补丁,家具就像七八
十年代的家庭展示,21寸的彩电,擦得已掉漆的桌椅,就连小外孙身
上的毛衣都是用五颜六色的毛线头织的,老师们追着小家伙问:“你
的毛衣几种颜色呀?”
王义说,尽管我们知道,世界上真正富有的人都是勤俭起家,但
还是希望尤校长应该知道心疼一下自己。
在记者结束采访前,王义追出来说:“大家一定还记得《女篮五
号》这部电影吧!那里面的15号队员就是我们校长演的呢。”
正因为树人学校有这样一位好校长,所以在建校5年后的今天,得
到了上级领导、社会和家长的充分肯定,并在教育界嬴得了一席之地。
在《女篮五号》中出演15号 宋元璋(左一) |